空談無益,實干興邦,他奉行“實踐出真知”的信念,鉆研學術;三尺講臺,傳道授業,他以自身的學識素養與師德師風,正己樹人;平和淡定,積極樂觀,他以“守得云開見月明”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諸多煩惱和難題。他就是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西華大學電氣與電子信息學院范鎮南教授。
人物名片:范鎮南,電氣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博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后備人選。研究方向為大型發電機物理場分析與故障治理、電力設備狀態檢修。承擔和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計劃重點研發、教育部課題等近20項;以第一及通信作者身份,發表SCI/EI論文50余篇,獲權及公開專利近20項;成果“大型貫流式水輪發電機阻尼系統健康狀態優化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獲2021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大型貫流式水輪發電機阻尼系統故障抑制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獲2021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三等獎;獲得“西華大學優秀共產黨員”“西華大學就業創業工作突出貢獻個人”“西華大學第五屆教學優秀獎二等獎”等榮譽。
學業有成 淡泊心態益終身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狈舵偰辖淌谑俏倚?000級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貞浧鸫髮W時光,他說那時候感覺學校環境甚為優美,雖然離市中心較遠,但確實很適合讀書?!袄洗üぁ保▽W校時名四川工業學院的簡稱)給了他許多極為寶貴的饋贈:他遇到了厚道親和的輔導員鄧學儒老師,以及魯順昌、王軍、董秀成、鄭萍、吳自恒、謝維成、李斌、王勝等一大批極好的專業老師,給予了他至關重要的教導和幫助;學校氣氛祥和寧靜,讓他養成了一種淡定安然、不浮不躁的心態;2003年,學校合校更名為西華大學,那年12月初在錦地苑操場舉辦慶典、燃放煙花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
本科期間,他沉下心努力學習,大四時跨省、跨校、跨專業“三跨”考取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科碩士研究生。研一的時候,范鎮南只管東看看西看看,興沖沖地一口氣看了許多專業文獻,文獻提到什么軟件他就立即去學,自己去摸索,不懂就去請教專家。范鎮南永遠都忘不了這樣一件事:當年作為國內第一批接觸世界知名電機物理場分析軟件FLUX的研究生,他震驚地發現這個軟件的使用說明書竟然有幾千頁,還全是外文文檔,學習難度甚高。純粹是憑著對電機物理場這個專業的濃厚興趣,他一個詞一個詞查外文字典,一點一點學習。在學習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種難題,但極為幸運的是,每次都能得到亦師亦友的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周光厚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的耐心指導。最終,他熟練地掌握了這個軟件的使用技能。范鎮南言及于此,感激與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自己的師兄研一就開始發表中文核心論文,而范鎮南研二上學期都還沒開始做課題。但他并未急躁,而是在恩師韓力教授的引導下,將閱讀文獻的筆記與心得,融匯整理成為一篇綜述文章,第一次投稿就中了核心期刊,這大大激發了他對學術科研的興趣。此后他又撰寫過多篇論文,經歷了“修改、退稿、再寫、再退稿……”的反復磨煉,他從未放棄,只是在享受這個錘煉自身的過程的同時,努力積累,等待爆發。
碩士畢業后,他順利進入了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技能培訓中心工作。其間,他擔任過技術技能訓練員、生產技術部主任助理、技術技能培訓專責、履職能力培訓管理專責等多個職務,他爬過電線桿、上過變壓器、換過開關,他為新進職工做過崗位培訓,為員工們上過實訓課,搞過教育扶貧,也做過思政黨團管理工作。他一直奮發向上,兩年后,他選擇繼續在重慶大學讀博深造。一邊工作一邊讀博很辛苦,經常熬夜看材料、寫文章、做交流,但他說當時很享受這種“銳化思維,進化頭腦”的過程,博士畢業的時候,范鎮南發表了SCI/EI/中文核心論文30余篇。
2015年,在工作八年后,范鎮南毅然回到了母校西華大學。談起緣由,他說博士畢業后發現自己更加熱愛學術研究,而母校的學習經歷讓他終生難忘,加上部分家庭的原因,最終他選擇了回到母校任教。
教書育人 正己樹人是吾責
范鎮南在國家電網工作時主要從事技術技能培訓策劃與管理工作,就是把一個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培育成一個能夠對理論知識進行盤整、提煉、重構,最后轉化成履職技能的合格電網員工。這段工作經歷,使他對于電網青年員工的職業生涯成長規律,有著深刻的理解與體悟?;氐轿魅A任教后,他將西華電氣專業的教學工作與電網的青年員工培養工作進行融合對接,在教學中找到了一種如魚得水的快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狈舵偰鲜冀K認為教學工作不能與實際需求脫離,一定要緊扣行業和社會用人需求,必須做到“工程反哺教材,理論服務實踐”,因此他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利用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他常常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工作經歷,盡量把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親和有趣。電氣與電子信息學院研二的胡文豪同學說:“范老師上課能把生硬的知識點變得通俗易懂,他的課出勤率特別高,大家都很喜歡聽范老師講課?!?nbsp;
范鎮南從小在南疆中越邊境軍營中長大,受到人民軍隊優秀傳統熏陶。他認為:“專業教師,不但承擔著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基本傳道職責,更必須肩負起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思想品質,引領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立德樹人重任?!彼趯I教學過程中,很自然地將專業素養傳授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心中。
他將自己在國家電網工作學習日常心得、扶貧工作、去汶川與瀘州救災搶險經歷、以及其他的正能量典型案例,都轉化成頭腦中的課程思政教育資源,并將其以“步進式演繹”和“浸潤式滲透”的方式,無痕融入專業教學活動中,力求使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達成“同頻共振,相互促進”之功效,實現“傳道”與“授業”的全面融通。他認為,作為一名老師,不一定要灌輸給學生多少大道理,但一定要教會他們明白做人的責任,教會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有一名學生畢業后去川西高原擔任電網一線運維檢修員工,他在長期重復、機械的工作中時常感到彷徨和苦悶。為此范鎮南多次開導他:“不要瞎忙,更不要隨波逐流,要想職業生涯有起色,你要么扎實提高技能去參加青創賽,要么做其他能夠使你卓越的事情,比如把寫作練好,電網頭條天天等著人去投稿,把你發牢騷的精力用在提升自己的素養上,總會有成效的?!痹诜舵偰系墓奈柘?,這名學生通過參加技能競賽與青創賽、電網媒體投稿等方式,逐步在單位嶄露頭角,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青年電力員工。
范鎮南剛回學校任教不久,就帶領2013級電氣工程卓越工程師班的30名同學,前往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技能培訓中心溫江實訓基地,開展為期4周的電力生產實訓。在此期間,他與同學們同吃同住,與對方的企業培訓師密切合作,參照電力公司技術技能人員履職崗位能力要求,帶領同學們先后進行了變電站運行技能實訓、變電設備檢修技能實訓、輸電線路檢修技能實訓、繼電保護技能實訓、特高壓設備運行仿真實訓等一系列生產實習。這次實訓經歷,培養了同學們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工程科學思維,錘煉了同學們的電力生產技能,使同學們在入職電網企業之前,就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有了更為清晰具體的認識。
許多同學對此次經歷記憶深刻,其中的胡清靈同學,還考上了范鎮南的研究生,更在研究生畢業之后,考入了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技能培訓中心,在導師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繼續著導師當年的電力技術技能培訓事業。同學們也因此和范老師成為了好朋友,他們還將范鎮南拉入了他們的班級微信群,經常與范鎮南分享工作后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歡笑和淚水。這批同學畢業之后,大多進入了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工作,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肯定。電氣與電子信息學院研二的王柄人同學說:“有一次我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給范老師打了三次電話,老師一直耐心和藹地解答,沒有一點不耐煩?!?nbsp;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范鎮南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熱忱之心,感染學生們更加認真努力地學習。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他,毫無保留地傳授學生知識和經驗,關心學生的成長發展。學生胡文豪說:“范老師不僅時常在微信群里和我們分享他喜歡的詩詞、歷史文物等,還經常督促我們要保持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的良師益友?!?/p> 學術研究 表里澄澈是初心
今年3月25日,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成都舉行,表彰為治蜀興川作出杰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范鎮南擔任主要負責人的成果“大型貫流式水輪發電機阻尼系統健康狀態優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21年,他的成果“大型貫流式水輪發電機阻尼系統故障抑制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三等獎。另外,他還承擔和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計劃重點研發、教育部課題等近20項,以第一及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EI論文50余篇,獲權及公開專利近20項。
在階段性勝利面前,范鎮南仍然不矜不伐,他認為,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繁華,這對于做任何事情都適用,對科研尤其如此,做科研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沒有平順的捷徑可以直達目的地。在做科研的過程中,范鎮南始終認為,面對眾人都追捧的熱門項目,應該保持淡定,既不能一味跟風、更不能功利盲從,而是應該堅持運行在最適合自己的科研軌道上,也正是由于母校西華大學對自己的包容愛護,才使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胺e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如果你帶著功利的目的去看科研,去看學術,也許你在短時間內可以拿個榮譽稱號什么的,但是從長遠來看是不利于發展的。在學術工作中,只有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思,踏雪有印,抓鐵有痕,才有可能體會到“詩家三昧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天機云錦用在我,翦裁妙處非刀尺”的美妙境界。
“研究的內容要真正服務于具體實際的社會需求,解決實際問題?!泵磕甑膬蓵蟾?,范鎮南都會仔細閱讀多遍,他認為兩會報告不僅寫作質量極佳,更體現出政策水平,可以通過兩會報告得到許多信息,了解許多貼近生活的內容。范鎮南還回憶起曾經在國家電網的工作經歷,他經常和工人師傅們打交道,隨時關注一線工人在實際操作時會遇到哪些問題,然后將這些問題收集起來,再去進行深入研究。他說,如果你研究的東西能夠切實服務社會大眾、解決現實問題,而不是空中樓閣的話,假以時日,必能有所成就。
“做科研一定要重視提升學術寫作水平?!绷罘舵偰嫌∠笞钌羁痰氖?,恩師韓力教授對學生特別嚴格認真,但恩師為人也特別厚道。為了讓范鎮南重視論文寫作,韓力教授曾直接將范鎮南撰寫的一篇質量不高的論文初稿,用兩個小時的時間親自重新寫了一遍。對比之下,恩師修改過的文章似乎還是那些內容,但是較之范鎮南先前的粗糙原稿,在表述上更加全面嚴整、簡潔高效、優美流暢。這兩份論文的差距讓范鎮南受益匪淺,是他在學術寫作方面“捅破窗戶紙的那一下”,一下就點醒了他,使他由此開始形成適合自身的學術寫作思維。他至今仍時常感念恩師的諄諄教誨,并將“先進適用,嚴整深刻,簡潔高效、優美流暢”作為自己的學術寫作原則。
從懵懂無知的科研小白,到醉心學術的青年博士;從國網公司的培訓專責工作人員,到沉浸于科研的大學教授;從毫無經驗到碩果累累,范鎮南一直本著一顆平常心,不驕不躁,始終保持平和、淡定、樂觀的心態,胸懷坦蕩、不斷進取,向平常人論述了一個優美的可行性報告:燕雀能化鴻鵠,貂蟬元出兜鍪,常懷平常之心,一步一個腳印,平常人亦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