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西華大學舉行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聘任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陳芬兒教授受聘為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四川省科技廳基礎處處長楊光垚,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洪林,校黨委書記余孝其,科學技術與人文社科處處長郎方年、理學院院長王周玉等出席聘任儀式。
校黨委書記余孝其為陳芬兒院士頒發聘書
余孝其代表學校對陳芬兒院士長期以來給予學校學科發展的指導與支持表示感謝,并簡要介紹了學校發展情況及理學院化學學科的建設情況。余孝其表示將以聯合共建“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為契機,推動依托單位在人才、學科、科研等領域開展深入交流,創新合作機制,發揮特色優勢,共同為“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注入新能量、結出豐碩成果作出新的貢獻。
陳芬兒院士為實驗室建設建言獻策
陳芬兒院士從余孝其書記手中接過聘書后,對化學學科的發展以及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的建設提出了寶貴建議。他提出重點實驗室在今后的建設中需要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注重方向之間的相互融合,同時注重人才引進與培養,匯聚高水平人才。
相關鏈接:
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簡介
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是按照國家和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管理的有關規定、依據“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原則建立,我們一直努力將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內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手性藥物研發領域、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以及培養、凝聚高層次科研人才的特色基地,致力于成為技術、市場、企業等多種資源有效結合的為國內醫藥化工企業服務的科研典范。
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是國內最早開展手性技術研究的機構之一,在手性誘導、不對稱催化合成以及手性拆分等手性技術研究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本實驗室形成了具有核心技術競爭優勢的手性技術創新體系,聚集了眾多歸國的博士及留學人員,以及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學院“百人計劃”人才、“西部之光”入選者等10多名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在讀研究生60余人,現已建立起一個圍繞(手性)藥物基礎研發、產品開發、過程及產業化研究(手性藥物國家工程中心)的100余人科研創新團隊。以共性、關鍵技術構建核心的醫藥產品與產業鏈,通過系統技術交叉、集成及過程強化形成實驗室的特色與優勢。通過重大,關鍵的藥物及中間體產品的研發培養一支創新、高效、具有鮮明行業特色、標準化管理的人才隊伍,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手性技術創新體系。
經過多年積累,以不對稱合成與手性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建立了手性藥物國家工程中心以及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依托兩大平臺,在手性螺環氧化吲哚的不對稱催化合成方法學、新骨架、新概念手性催化劑,新反應研究以及特色合成子的設計與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同時在不對稱硅氫化還原、不對稱C-C、C-雜環的構建,非天然手性氨基酸、手性胺的合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10年來,本實驗室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SCI論文300多篇,在手性技術研究領域申請和獲得授權的國內外發明專利100多項,授權50多項,先后承擔了近百項企業重大技術合作項目;實現了數十種手性原料藥、手性中間體和手性拆分劑的產業化;得到了行業的普遍認可,產生了較強的行業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