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領銜:西華大學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作者:官典 攝影 譚卓來源:科學技術與人文社科處瀏覽次數:2580

8月6日下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華大學特聘院士吳豐昌領銜我校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專家團隊,共同組建的“西華大學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基地”(以下簡稱中心和基地)在我校揭牌成立。

吳豐昌院士,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李靜云,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書記、國家環境保護湖泊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研究員、西華大學特聘教授魏源,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四川省水利科學研究院等主管部門領導,校長劉樹根、副校長李秋實出席座談會及揭牌儀式。李秋實主持會議。

座談交流

劉樹根校長代表學校對吳豐昌院士一行來校指導工作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簡要介紹了學校發展的基本情況。座談會上,中心和基地組建人之一、我校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向文良教授介紹了中心和基地組建的背景和籌備情況。

劉樹根校長致辭

吳豐昌院士談到,作為西華大學特聘教授,聽到中心和基地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完成籌建,進展之迅速出乎意料。他指出,該中心和基地的成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既是響應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對于水生態治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產業化架構的重要舉措,也是發揮中國環科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勢服務四川的具體體現。未來,中國環科院將與西華大學加強合作,在食品、生物、建筑、環境等方面開展一系列重大專項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在污水治理、生物多樣性、水資源調配以及水生態系統構建方面探索更多解決方案,并形成以四川為中心、以西南為主要陣地、輻射全國的重點研發基地。吳院士還就如何調動我校青年教師積極性、如何推動基地建設以及做好高??萍汲晒D化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吳豐昌院士講話

李靜云表示,西華大學作為我省水生態治理的重要研發基地,要努力為四川各市州搭建起橋梁,為四川水生態治理與保護提供更優解決方案。會上,與會的省級各部門領導與專家圍繞河湖流域生態治理重大關鍵技術研究、河湖流域生態治理重大裝備研制等進行了熱烈交流與討論,為該中心和基地的發展建言獻策。

建言獻策

座談結束后,吳豐昌院士一行參觀了學校校園和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實驗室。據悉,西華大學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基地是由我校向文良教授與簡龍驥教授牽頭組建,目前共有成員38人,已構建了學科齊備的研究與工程治理示范團隊。未來該中心和基地將重點圍繞河湖流域生態治理重大關鍵技術研究、河湖流域生態治理重大裝備研制、河湖流域生態環境與生態經濟價值轉換研究、河湖流域生態治理工程技術開發與項目示范四個方向展開研究工作。

吳豐昌院士與劉樹根校長共同為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基地揭牌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李靜云與李秋實副校長共同為西華大學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參加座談交流及揭牌儀式的還有: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楊科璧,四川省河湖保護和監管事務中心黨委副書記董大志,四川省河湖保護和監管事務中心河湖保護綜合處處長李亞昕,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院長葉宏,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強,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環境所所長肖杰,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環境所高東東;西華大學科學技術與人文社科處、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人事處、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土木建筑與環境學院主要負責人及西華大學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部分成員。

合影

相關鏈接:吳豐昌院士簡介

吳豐昌,環境基準標準與水污染防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大水專項技術總師,生態環境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環境基準與污染風險防控理論、技術研發與工程實踐,湖泊污染控制理論技術與應用等方面研究。

先后主持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委重點項目、杰出青年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國家環保公益重大項目和國家環境基準業務工作項目等10余項。擔任國家環境基準業務化應用技術負責人,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排名第一)、省部級一等獎3項;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際環境毒理與環境化學學會政府服務獎、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發表SCI論文200多篇,發明專利授權2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6部。


平臺簡介:

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基地

西華大學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基地、西華大學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基地/中心)成立于2020年10月,2022年8月6日正式揭牌。

基地/中心成立以來,獲國家專利共計86項,EPSB產品獲評環境友好型技術產品、生態環境創新技術產品、四川省疾控中心安全認證,入選四川省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獲2021年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第二批入庫技術等。

主要研究方向為:受損河湖生態治理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受損河湖生態治理重大裝備研制、河湖流域生態環境與生態經濟價值轉換研究、受損河湖生態治理工程技術開發與項目示范。

基地/中心成立以來,積極開展社會服務,主要開展受損河湖、城市受損水環境和鄉村人居環境污染調查、生態本底調查、治理技術咨詢、決策咨詢、方案編制和工程治理等社會服務工作。

基地/中心擁有學科齊備的研究與工程治理團隊,團隊成員涉及環境工程、環境科學、水利學、水生生物學、微生物學、風景園林學、植物學、動物學、分析化學等學科;擁有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的自主核心技術,建立了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的系列配套工程技術;開發了配套受損河湖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實施的系列核心產品;擁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和系統的施工管理與規范。




  


責編:

編審:翟元平

維護:西華大學·網管中心 蜀ICP備05006459號-1

川公網安備 51010602000503號

久久99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